砌块墙体开裂是建筑工程中常见的质量问题,以下是一些防治措施:
材料选择方面
- 砌块质量把控:选用质量合格的砌块,砌块的强度等级、干密度、含水率等指标应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。检查砌块外观,不得有明显的裂缝、缺棱掉角等缺陷。
- 砌筑砂浆选择:根据砌块类型和使用环境,选择合适的砌筑砂浆。宜采用保水性好、粘结强度高的专用砂浆,其配合比应通过试验确定,严格控制水泥、砂、外加剂等原材料的质量。
设计构造方面
- 设置伸缩缝:按照规范要求合理设置伸缩缝,间距不宜过大。在房屋长度较长或体型复杂时,应通过设置伸缩缝将墙体分割成若干个独立的部分,以减少温度变化和地基不均匀沉降对墙体的影响。
- 加强墙体拉结:在砌块墙体与混凝土柱、梁、墙等交接处,应设置拉结筋。拉结筋的数量、规格、间距及锚固长度等应符合设计要求,确保墙体与周边结构连接牢固,增强墙体的整体性。
- 增加构造柱和圈梁:在墙体的转角处、交接处、楼梯间四角等部位设置构造柱,在楼层标高处设置圈梁。构造柱和圈梁能够提高墙体的稳定性和抗裂能力,有效约束墙体变形。
施工工艺方面
- 砌块砌筑要求:砌筑前,砌块应提前浇水湿润,但不宜过湿。砌筑时应错缝搭砌,灰缝应饱满,水平灰缝厚度和竖向灰缝宽度宜控制在 8 – 12mm。严禁使用断裂砌块或有裂缝的砌块进行砌筑。
- 控制每日砌筑高度:砌块墙体每日砌筑高度不宜超过 1.8m,雨天施工时不宜超过 1.2m。避免一次砌筑过高,导致墙体因自重作用产生变形或裂缝。
- 墙体顶部斜砌:墙体砌筑至梁、板底部时,应留一定的空隙,待墙体沉降稳定后(一般间隔 7 天左右),再用斜砌的方式将砌块逐块顶紧砌实,使墙体与梁、板紧密结合,防止顶部出现水平裂缝。
环境控制方面
- 避免高温施工:在高温季节施工时,应采取遮阳、降温措施,避免砌块和砂浆直接受阳光暴晒。可在早晚温度较低时进行砌筑作业,减少温度变化对墙体的影响。
- 做好防雨措施:雨天施工时,应停止砌筑作业,并对已砌筑的墙体进行覆盖保护,防止雨水冲刷灰缝,影响砂浆的粘结强度。
后期维护方面
- 加强检查:在墙体施工完成后,应定期对墙体进行检查,及时发现并处理早期出现的细微裂缝,防止裂缝进一步发展。
- 做好防水处理:对于容易积水的部位,如卫生间、厨房等,应做好防水处理,防止水分渗透到墙体内部,引起墙体开裂或砌块软化。
通过以上综合防治措施,可以有效减少砌块墙体开裂问题的发生,提高墙体的质量和耐久性。
欢迎您关注微信服务号谨鸿咨询(jhzx815)使用Ai客服、Ai监理;海量专业工程知识、前沿技术与实用经验正待解锁,为您的工程建设之路保驾护航!
发表回复
要发表评论,您必须先登录。